上海体育大学日前发布聘任制中层领导人员任职前公示,羽毛球奥运冠军、国家羽毛球队原队长蔡赟拟任该校教练员学院副院长。这一任命标志着这位羽坛传奇人物从世界冠军到教育者的转型迈入新阶段,也为中国竞技体育教练员培养体系注入新活力。
从羽坛传奇到教育先锋
蔡赟的职业生涯堪称中国羽毛球的 “黄金时代” 缩影。他与搭档傅海峰组成的 “风云组合” 横扫国际赛场,2012 年伦敦奥运会男双决赛中,两人以 2-0 战胜丹麦选手,为中国队摘下奥运史上首枚羽毛球男双金牌。在役期间,蔡赟共斩获 17 次世界冠军,包括 3 次世锦赛男双冠军,并创下 “最多羽毛球世锦赛男子双打冠军” 吉尼斯世界纪录。作为国家羽毛球队队长,他以精湛的网前技术和战术领导力,成为国际羽坛公认的 “双打大师”。
2016 年退役后,蔡赟并未远离体育事业,而是选择深耕教育领域。他先后任职于南京体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大学,将赛场经验转化为教学实践。2021 年加入上海体育大学竞技运动学院后,他凭借 “理论 + 实战” 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2024 年更被评为该校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在与学生交流时,他强调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陪伴与潜力的激发”,其职业转型经历成为年轻学子的励志范本。
新使命:打造教练员培养新高地
此次拟任的教练员学院成立于 2025 年 6 月 28 日,是上海体育大学响应新时代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学院核心任务是构建系统化教练员培养体系,通过 “订单式” 协同培养机制,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对标国际先进教练员能力框架,推动教练员队伍从单一 “培训” 向 “培养” 全面升级。
蔡赟的加入将为学院带来独特价值。作为国际级运动健将和高级教练,他不仅拥有顶级赛事经验,更在执教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培养心得。在上海体育大学任教期间,他参与开发了针对双打战术的专项课程,并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其教学理念与学院 “数字化、智能化学习平台” 建设目标高度契合,未来或将推动 AI 技术与传统训练方法的深度融合。
体教融合的标杆意义
蔡赟的任命是上海体育大学深化体教融合的最新实践。近年来,该校通过组建智慧体育工程学院、教练员学院等新型学院,构建 “产学研用” 一体化创新平台,致力于解决体育科技 “卡脖子” 问题并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蔡赟的跨领域经验 —— 从运动员到教师再到管理者 —— 正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动体现。
这一任命也折射出中国体育人才发展的新趋势。继苏炳添、傅园慧等奥运冠军入职高校后,蔡赟的转型进一步凸显专业运动员在体育教育领域的独特价值。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将着力推动 “教练员培养与运动员成长的双向赋能”,通过课程设计、实训基地建设等举措,为基层教练员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支持。

未来展望:从冠军到育人者的再出发
随着蔡赟走马上任,教练员学院将迎来发展关键期。根据规划,学院将与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单项运动协会建立深度合作,探索 “学术导师 + 行业导师” 双导师制,并联合企业开发智能训练系统。蔡赟的国际化视野和冠军思维,或将助力学院在教练员能力评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
对于中国羽毛球而言,蔡赟的新角色意义深远。他不仅是技术传承者,更是体育精神的传递者。正如他在教学中反复强调的:“真正的冠军,不仅要赢在场上,更要赢在对事业的热爱与坚持。” 这种理念的传播,或将为中国体育人才培养注入新的灵魂。
从奥运领奖台到高校讲台,蔡赟的每一步转型都紧扣时代脉搏。此次拟任教练员学院副院长,既是对其个人价值的再肯定,也是中国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期待他在新岗位上继续书写传奇,为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培育更多栋梁之才。